7月29日,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2020年第89次注冊會議審議,合肥市建投集團2020-2022年度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簡稱“DFI”)注冊申請成功通過審批,成為合肥市第一家取得DFI資質的企業。本次成功獲批DFI資質是建投集團開拓融資局面、創新融資渠道的又一重要突破,為自主擇機發行超短融、短融、中票等各類債券贏得先機,未來兩年內擬發行不超過200億元規模的債券,為我市加快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提供更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瞄準新機,蓄勢拓展創新融資渠道
DFI資質是交易商協會2016年對企業公開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實行分層分類注冊發行管理的創新品種,僅面向經營情況良好、融資經驗豐富、信用較高的成熟企業,除要求申請注冊企業3年內債券發行規模超過100億元,還須滿足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資產負債率不超過85%、總資產報酬率超過3%等嚴格條件,對企業規模、資本結構、盈利能力都設置了較高準入門檻。據了解,目前全國DFI資質有效期內企業僅有119家,均為大型央企、省及直轄市大型國企,安徽省內獲得DFI資質的企業僅有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家。成功注冊DFI資質的企業可就協會內產品,如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產品進行統一注冊、有效期內自主發行,且發行前豁免備案,有助于減少重復性申報工作,獲得更大的發行自主權,把握發行窗口,降低融資成本。
精準發力,乘勢突破填補我市空白
作為合肥規模最大的市屬國有企業,建投集團財務經營狀況穩健,2019年末總資產4,422.93億元,資產負債率57.61%,除資本報酬率外均滿足DFI財務指標要求。集團始終保持對市場政策的高度敏感,密切關注著DFI政策動向。2020年4月,交易商協會發布《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開發行注冊工作規程(2020版)》等制度,升級發行人分層分類機制,將原來“兩類”架構升級為“兩層四類”,企業資產規模超過3000億元可降低對財務指標要求,這使得建投集團注冊DFI成為可能。
只要有一線可能、就要做百分努力。面對DFI注冊的有利政策機遇,集團敏銳把握政策動向,迅速反應,乘勢而為,第一時間與各金融機構對接了解最新政策細節,對比自身資質積極謀劃申報工作。5月底建投集團正式啟動DFI注冊工作,在市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從項目啟動到報送協會僅用15個工作日。經過與交易商協會近一個月的多輪溝通反饋,建投集團最終贏得了協會的充分認可,順利通過了資格審核,成為合肥市第一家獲批DFI資質的企業,有效填補了我市在該領域的空白,對我市企業融資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踐行使命,金融活水助力產業發展
作為合肥市戰新產業投資的引領者,近年來,合肥市建投集團積極主導和參與了京東方顯示、晶合晶圓、維信諾AMOLED、蔚來汽車等重大產業項目的投資和建設,累計完成戰新產業投資822億元。通過加強政策研究和積極探索,建投集團打出融資“組合拳”,自成立以來已累計融資1,375億元,其中債券市場融資已累計達387億元,為合肥市戰新產業快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DFI的成功注冊進一步樹立了建投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優質形象,也充分體現了交易商協會對建投集團在市場及行業地位的認可,為集團未來在資本市場更加高效低成本融資奠定了堅實基礎。注冊后,建投集團將可以更加靈活的選擇債券發行品種,更加及時地把握債券發行的最佳窗口,大幅提升債券融資的自主性、靈活性和融資效率,為支持我市更多投資項目落地創造更好的資本環境。
建投集團將抓住此次成功注冊契機,發揮專業優勢繼續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功能,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服務城市發展、扎根城市建設、做優產業引領、積極創新拓展”為總目標,為合肥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在合肥市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新征程中展現更大作為,為合肥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再立新功。